当前位置:首页 > 炒股技巧 > 正文

【社论】家政服务提质扩容,为何被一提再提

近日,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《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若干措施》(下称《若干措施》)。一系列举措围绕提升家政服务供给质量、促进家政服务便利消费、完善家政服务业支持政策、优化家政服务消费环境等4方面展开,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。

《若干措施》提出:以社区网点为依托,发掘“微需求”,提供“微服务”;引导家政服务企业和家政服务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,符合条件的家政从业人员将被纳入公租房等保障范围。

家政服务提质扩容,再一次上了红头文件。2019年,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《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》;之后,《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》、《关于支持和引导家政服务业员工制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等文件相继出台;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连续多年印发《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工作要点》。家政服务提质扩容,为何被一提再提?

家政服务,是与千家万户相关的民生产业,也是与促进消费、扩大就业紧密相连的民生事业。一方面,随着我国三孩生育政策实施、人口老龄化加快以及劳动者工作强度加大,家庭生活保洁、“一老一幼”等需求旺盛,家政服务业快速发展。而且,家政服务的场景越来越丰富,保洁、保姆、月嫂、上门代厨等成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。可以说,家政服务大有可为,大可作为。

另一方面,家政服务商业模式发展不够健全、运营不够规范,部分家政人员素质不高、培训不到位,提供的服务还难以满足群众期待,而且家政公司与家政人员的责任划分也一直处于争议地带。公众对优质家政服务的期待,既是目前行业的痛点所在,也是行业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。

所以,我们看到,相关政策措施在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时,同时提到两个关键词——提质、扩容。家政服务不提升质量,就难以发展成大产业;不扩容量,就难以改变目前的低层级经营。

《若干措施》也是围绕着提质、扩容展开工作部署:推动家政服务品牌化发展,将紧缺的家政服务相关职业(工种)纳入本地急需紧缺职业等指导目录,组织开展项目化培训;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创新服务模式,提供点单式、分时段服务;加快“家政信用查”APP的覆盖,实现“家政信用查”与地方家政信用信息平台互通。

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,家政服务质量标准化,家政服务企业品牌化,家政服务人员专业化,以信用建设破解家政服务信息不对称难题,才能让家政服务“放心用”。家政行业的健全、规范与促进消费、扩大就业、提升生育意愿、应对老龄化等宏观话题直接相关,是方兴未艾、潜力巨大的产业。

有话要说...